那平淡的青春 




耶誕節又到了!其實這篇我去年就想寫了,想不到整整拖了一年啊!難怪《那平淡的青春》一直以來都拖稿得這麼嚴重!


有人說耶誕節其實是商人搞出來的花樣,會這樣說的一定是台灣人。因為無論是西方國家,或基督教徒眼中,它都是非常神聖且重要的。


我的國小念的是天主教學校,所以他們也非常重視耶誕節,那可是聖母瑪莉亞的母難日啊!

每當耶誕節來臨時,學校都會安排我們做一系列的活動。


先從簡單的說起好了。


「小朋友們,我們要來佈置教室囉!」老師拿著上面寫著佈置要點的紙張,一邊確認、一邊朗誦著。

一般國中小都要佈置教室,不過我們的跟一般的有所不同。

它還有一個特殊的要求。


有如各位所知,耶誕節就是用來紀念「耶穌誕辰」,而祂據說是在馬槽中出生的。因此在佈置教室的同時,我們還要自行製造一個小馬槽來應景。

如何做呢?這可難倒當時不過才國小的我們了。

首先,拿一個差不多是現在可以裝得下二十四瓶寶特瓶大小的紙箱,將其中一面割開。打橫放後,將廢紙送進碎紙機裡,製造出大量碎紙條,混合集中後就成了「木屑」,並放入紙箱中。

將棉花撕成一沱沱後,用白膠隨意地黏在紙箱內的上緣,製造出天花板的造型。再將耶誕節隨處可見的耶誕燈,環繞在紙箱的外圍。

最後把買來的陶瓷小馬、陶瓷嬰兒放在箱子裡的碎紙上,然後把耶誕燈插上電就完成了。


如此一來,配合教室牆上金蔥、黑板旁的聖誕樹等等,看起來就很有耶誕感。

除了佈置教室之外,還有一些聽起來更奇妙的活動。


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,基督教有個活動叫做「報佳音」。


根據我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,簡單來說,報佳音的由來是源自聖經中,天使顯現給牧羊人,向他們宣報救世主誕生的喜訊。(好了,就此打住,這篇實在定位的太像宗教文章了)

總之,為了效仿當時的情景,我們也被要求每年聖誕節,都要進行這個活動。而且我們報佳音的地點非常特別,是小鎮上靠近山腰上的一間教養院。

那間教養院是小鎮上最有名的,裡面住的都是一些老年人,他們可能沒有家人了,或者子孫沒空照顧,因此把他們送去那裡。

比起來,倒是比較像是老人安養院。


每年聖誕節當天,我們在學校整隊後,徒步走向靠近山腰上的教養院。一路上,大家就像郊遊一樣,開開心心地期待著報佳音的活動,倒也沒什麼不甘願。

這就是小孩的好處吧,做什麼事都很乾脆。

到了教養院後,我們順著水泥樓梯,來到二樓鋪著木頭地板的房間裡,裡面坐著將近十個老人,他們有男有女,幾乎每個人都坐在輪椅上。

旁邊站著照顧他們的年輕人,一邊餵他們吃飯,一邊向老人們解釋著我們這群小朋友,究竟為什麼忽然出現在他們眼前。

接著,我們照著老師的指揮,將我們早就背得滾瓜爛熟的聖歌,一首一首唱給他們聽。

只見他們似懂非懂地,跟著我們唱的節奏,打著不算整齊的拍子,但臉上卻總是掛著笑容,笑得非常開心。

大概唱了四至五首歌後,我們一起向老人們鞠躬,他們也以掌聲回禮。我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,離開了教養院,再次徒步回到學校。


我們幾乎每年聖誕節都這麼做,直到我離開那間學校。


其實這樣想一想,雖然當時我們根本不知道這樣活動是在幹麻,就是完全照著老師的只是做而已。

現在看來,「報佳音」其實根本只是一個媒介而已,唱歌才不是重點,國小生會唱得多好聽?

重點是,希望我們透過這個機會,可以稍微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,關心一些需要我們關心的人,就自己能力所及來幫助他們。

對於基督教徒來說,或許這才是他們報佳音背後的真實意義吧?我猜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li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